•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九章路68号 中锐具美大厦9F

美国科学院院士萧庆伦为中国医改开出“三味解药”

  他出生于北京,儿时随父母移居美国,后在哈佛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,成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资深的保险精算师。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不断往返于美国和中国,“只是为了实现一个探索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路径的梦。”他就是美国科学院院士、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、中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外籍顾问——萧庆伦。

  6月22-23日,由中国医院协会和江苏省医院协会指导,新华日报社和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,江苏省肿瘤医院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、苏州市医院协会和江苏爱沃医疗承办的2019第三届中美卫生合作论坛在苏州金鸡湖畔召开,萧庆伦作为重要嘉宾,以《中国医改,三味解药》发表了主题演讲。论坛间隙,相关媒体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。

  中国医改的“三味解药”

  萧庆伦院士曾出任美国尼克松、卡特、克林顿三届总统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卫生经济顾问,可以说一直致力于医改领域的研究。从1979年至今,萧庆伦持续关注中国医疗领域整整40年,并致力于研究中国医疗改革之路,积极为中国医改建言献策。

  萧庆伦为中国医改开出了“三味解药”:第一,转型为以基层为本的医疗制度,建立中国特色医联体;第二,实施系统化医院改革,重塑医疗服务体系。例如改革医务人员薪酬体系,鼓励优劳优得,推行院长专业化,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等;第三,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性,重塑医师医德。

  从西部地区探索中国农村医改

  “我发现东部沿海人才分布密集,国外的交流合作项目也大都集中在东部,而西部资源少、人才少。所以,我就想把我的主要的研究工作放在西部。以宁夏为试点,建立模型,促进分级诊疗,以期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基本医疗”。

  如何建立模型,分为三部分,一是资金分配,二是激励机制转化,三是村医培训。在资金分配上,实行预付制,并确保县医院层级资金必须有部分分到乡村一级。在激励机制上,实行奖金双赢制,乡镇卫生院要监督村医,村医做得好、乡镇监督到位,双方都可以拿奖金。县医院帮助提升乡镇医生的能力,引导病人去乡镇看病,而不是一股脑流向县医院。这方面做得好的,双方也都可以得到奖励。

  “在村医的培训上,首先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,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,其次是要提高他们的互联网使用能力,因为在农村病人档案的建立是个难题。”萧庆伦在宁夏的试点,从村医建纸质档再到电子化档案一共花了3年多的时间,目前的成果是试点模式在宁夏自治区全面推广,青海也正打算学习这个模式。

  中国需要愿意扎根基层的医疗人员

  “做研究,最基本的就是沉下去,在宁夏做试点的时候,我都是借宿在当地的农民家,和他们同吃同住。”在这个过程中,他意识到一个问题:“中国最缺乏的不是最高医疗科技人才,而是愿意扎根基层的医疗人员”。在农村的经历,萧庆伦了解到一个情况:基层工作辛苦,薪资水平很低,除了当地的“赤脚医生”经过培训成为村医,其他很难留得住人才。“学得好也要留得住才行。”

  “要缓解这个问题,首先,我们要明确选什么人来培养。对于从农村小城市走出来学医的孩子来说,他们可能更愿意留在家乡,但现在医学院中城市孩子比例是居高不下。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医学院的录取向农村倾斜。其次是农村医院的薪水也要提高到让人愿意留下来。”萧庆伦认为,要通过多方面一起想办法,形成合力,才能让乡村留得住医疗人才。